白起長平攻克趙軍
西元前261年,秦國派左庶長王齕領兵進攻上黨,意欲一舉占之。趙國廉頗領兵二十萬救援上黨。廉頗以丹朱嶺至馬鞍壑一線的百里石長城為主防禦陣地,分軍前出32公里於空倉嶺一線據險構築前沿防禦,並派裨將茄領五千趙兵前出搜索迎敵。其時,緱氏、綸、上党已被秦軍攻陷。馮亭率殘部歸附于廉頗軍中。
趙軍戰敗向東退入故關,廉頗統禦的二十萬趙軍在失去重重天險後,終於以堅壁成功遏制了秦軍攻勢。
此時,秦國暗中操作,施行反間計,散佈留言廉頗很容易對付,秦國最害怕的是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,並且暗中換帥,把白起任命為上將軍。
在趙括出兵進攻秦國軍隊的時候,白起命令秦軍佯裝戰敗潰退,趙括不知道秦國已經暗地裡用名將白起換下了王齕,就命令趙國軍隊乘勝追擊,但是趙軍無法攻破秦軍用兩年時間加固的營壘。
白起針對趙軍的動態,以丹河東岸的長平為依託,沿丹河東岸的天然髙崗構築起長達十八公里的主陣地,右翼一直延伸到小東倉河北岸,以抵禦趙軍主力的進攻。另安排奇兵二萬五千人在決戰開始後切斷從石長城出擊的趙軍退路;另五千騎兵遮絕留守石長城的趙軍與出擊的趙軍主力之間的聯繫。
趙括在對秦軍所知甚少的情況下,指揮主力出擊屯紮在故關前的秦軍部隊。秦軍按照白起的將令,接戰不久後便詐敗,沿直通長平的大道逃跑,把追擊的趙軍主力引誘到預設戰場。
趙括不知中計,指揮全軍猛攻秦軍陣地,造成雙方巨大傷亡,戰事開始白熱化,此時趙軍主力已經遠離故關十二公里。預伏在小東倉河北岸的兩萬五千名秦軍突然出擊佔領韓王山,切斷了趙軍的退路。五千騎兵也兵臨故關前,使留守故關的趙軍不敢支援。趙軍被完全分為兩段。趙軍出擊主力失去後勤保障,留守部隊空守糧草輜重不敢增援。
秦昭王得知趙軍主力的糧道被截斷,就親自到河內郡(今河南沁陽及附近地區),加封當地百姓爵位一級,並徵調全國十五歲以上的青壯年集中到長平戰場,攔截趙國的援軍和糧運。
最後,趙拓親率精銳部隊強行突圍,最後被秦軍亂剪射死,趙國由此元氣大傷,失去了一爭天下的資格。
軍事戰爭不乏陰謀陽攻,每一場戰爭都關乎著國家的生死存亡,天下大勢。白起作為秦國的“戰神”,憑藉自己出色的戰鬥力,幫助秦國不斷取得戰爭的勝利,作為一名將領,是無可挑剔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