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羽水淹七軍
西元219年,劉備在他手下一批文武官員擁戴下,自立為漢中王。按照諸葛亮早已設計的戰略,是打算從兩路進攻曹操的。西面的漢中打了勝仗,乘著勢頭,再從東面的荊州直接攻打中原。而鎮守荊州的大將是關羽。所以劉備命令關羽進攻樊城。
建安二十四年(西元219年)七月,關羽在安排好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,將軍傅(衍)士仁守公安之後,覺得後方沒有什麼問題了,於是就率駐紮在江陵的大部分荊州軍隊,浩浩蕩蕩地向襄陽、樊城進發,很快將襄陽、樊城分別包圍起來。
關羽主攻的是樊城,樊城守將曹仁抵擋不住關羽軍隊的進攻,一方面堅守在樊城不出戰,一方面連連向曹操告急求援。曹操在長安除了指使曹仁據守樊城不能棄城之外,又急忙派遣左將軍于禁、立義將軍龐德前去樊城援助曹仁,抵禦關羽軍隊的進攻。
由於關羽長期征戰在荊襄地區,瞭解當地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。他看到曹軍秋季錯誤地駐紮在低窪地區,於是就命令荊州軍造大船,並調水軍集結待命。
秋八月,時逢大連陰雨連續下了10多天,漢水暴漲溢岸,大水沿著漢江故道河床低窪地帶分三路湧向罾口川、鏖戰崗、餘家崗到團山鋪一帶;再加上唐河、白河、小清河及西北的普沱溝、黃龍溝、黑龍溝等地的山洪暴發之水,使罾口川、鏖戰崗、餘家崗、團山鋪等區域內的水準地五六丈深,於禁等七軍皆被大水淹沒。
于禁與諸將登高望水,一片汪洋,無處躲避。他只好與龐德等將領上堤避水。這時,關羽命令他的水軍乘船猛烈攻擊被大水所圍困的曹軍,並在大船上向曹軍避水的堤上射箭,曹軍死傷落水被俘者甚多。在全軍覆沒的窘迫情況下,于禁被迫向關羽投降,而龐德卻頑強抵抗,終被擒住,拒不投降,遂為關羽所殺。
水淹七軍,是《三國演義》中一場經典的戰役,關羽擒於禁,斬龐德,威震華夏,成為關羽歷史上最輝煌的一段生涯。